根据最新政策及权威信息,退休不延迟与延迟退休的养老金比例差异主要体现在计发基数、缴费年限及计发月数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计发基数差异
延迟退休后,计发基数会逐年提高(以2025年预估8000元为基准),而正常退休时基数固定。例如:
-
延迟退休 :60岁退休者延迟至63岁,计发基数从60岁基数提升至63岁基数,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分子增加。
-
正常退休 :60岁退休者按当年基数计算,无额外增长。
二、缴费年限差异
延迟退休直接增加累计缴费年限,从而提高养老金水平。例如:
-
延迟3年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n”(缴费年限)增加3年,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因缴费时间增长而提升。
-
正常退休 :缴费年限固定,无额外增加。
三、计发月数差异
延迟退休后,计发月数减少(如60岁139个月,63岁117个月),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提高。例如:
-
延迟3年 :基础养老金分母减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占比提升约6%(如60岁退休者基础养老金为A,63岁退休者约为A×1.06)。
-
正常退休 :按固定计发月数计算,无额外调整。
四、综合影响
延迟退休通过基数、年限、月数三重叠加效应,使养老金待遇普遍提升。例如:
- 案例参考 :1975年出生的女工人,延迟3个月退休后,基础养老金从5745.55元提升至9743.5元(假设计发基数涨幅2%)。
总结 :延迟退休的养老金比例提升并非线性,而是因基数、年限、月数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如缴费水平、年龄等)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