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过优先就业安置、技能培训赋能、创业扶持激励、兜底保障政策等多维度措施解决下岗退役军人再就业问题。关键亮点包括:优先推荐至基层岗位或国企、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创业**贴息最高3年、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形成“政策扶持+市场引导”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
优先就业与再安置
单位裁员时退役军人优先留用,关闭破产企业由地方政府优先推荐再就业。对安置后3年内非个人原因下岗的,可申请民政部门重新安置。辅警、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专项招录退役军人,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聘放宽学历年龄限制。 -
职业技能培训
纳入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提供免学费、住宿费的3个月至2年培训课程,覆盖无人机操作、消防设施管理等70余个紧缺专业。长三角等地推行跨省培训资源共享,培训后推荐就业并发放职业资格认证。 -
创业全周期扶持
个人创业可申请最长3年全额贴息**,小微企业享2年50%贴息。从事个体经营3年内每年最高减免税费2.4万元,电商、网约配送等新业态就业纳入补贴范围。安徽等地推出“军功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利率最高优惠50个基点。 -
兜底保障与精准服务
失业退役军人可申领失业保险,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补贴至退休)。建立“一人一档”帮扶台账,年均组织超500场专场招聘会。2025年专项行动新增AI、数据处理等新兴领域岗位,强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动多部门动态跟踪就业情况,从技能提升到创业孵化形成闭环。建议下岗退役军人及时联系属地事务部门,活用“培训+就业+创业”组合政策,快速融入新职业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