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费用的承担需根据仲裁协议或法律规定确定,具体规则如下:
一、一般原则:败诉方承担
-
基本规则
仲裁费用通常由败诉方承担,原因在于败诉方引发了仲裁程序的启动和进行。例如,在合同纠纷中,违约方败诉后需承担仲裁费。
-
部分胜诉情形
若当事人部分胜诉、部分败诉,仲裁庭会依据责任大小比例分摊费用。例如,一方败诉比例为60%,则承担60%的仲裁费。
二、特殊情形
-
双方责任均等
若双方均有过错或责任相当,仲裁庭可能裁定共同承担费用或按比例分担。
-
仲裁协议约定
-
明确约定由一方承担全部费用;
-
约定按比例分担;
-
约定由胜诉方垫付后由败诉方补偿。
-
-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费用一般由双方共同承担,具体比例可在仲裁协议中约定,或由仲裁委员会裁决。若劳动者胜诉,用人单位可能承担全部费用。
-
和解或调解
-
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时,按协议分担费用;若未约定,仲裁庭通常按50%比例裁定;
-
经仲裁庭调解结案时,费用分担方式同和解。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预付费用补偿 :仲裁庭可裁定败诉方补偿预付方部分或全部费用;
-
费用减免 :劳动争议中,仲裁委员会对经济困难方可批准缓、减、免。
总结 :仲裁费用承担以败诉方为主,但具体分配需结合仲裁协议、案件责任及争议类型综合判断,劳动争议有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