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张养浩的经典散曲,以潼关险要地势为背景,通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壮景,揭露了封建王朝“兴亡皆苦百姓”的历史真相。全曲以凝练的笔触、沉郁的格调,成为元散曲中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典范。
-
原文核心解析
开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拟人化手法渲染潼关的雄伟险峻,暗喻历史风云变幻。“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直指秦汉盛衰,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更是点睛之笔,尖锐批判封建统治对人民的压迫。 -
创作背景与深意
此曲写于张养浩赈灾途中,关中旱灾的惨状激发了他对民生疾苦的愤慨。作品超越一般怀古诗的伤感情调,将个人忧思升华为对封建制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以民为本”的进步思想。 -
艺术特色
全曲层层递进:由景入情,由情及理。写景壮阔(如“山河表里”),抒情沉痛(“意踌躇”),议论警策(末句对仗)。语言凝练如“聚”“怒”二字,赋予静态山水以动态张力,强化了历史沧桑感。 -
现实启示
张养浩的批判至今振聋发聩——任何时代的繁荣若以牺牲底层为代价,终将化为尘土。作品提醒我们:真正的文明进步,需以民生福祉为衡量标准。
这首小令不仅是九年级必读的文学经典,更是一面照见历史与现实的镜子。其深刻的人民性,使其在七百年后仍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