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工具,通过明确权责划分、优化服务流程和强化党建引领,实现从“行政末端”到“治理枢纽”的转型。其核心亮点包括:全口径梳理事项(如常州新北区春江街道的333项清单)、精准界定权责(基本履职、配合履职、上级收回三类)、实战导向应用(如岗位说明书、网格化管理),最终提升群众满意度与治理效能。
-
权责清晰化是基础。清单需覆盖党建、民生、安全等全领域,例如碾子山区跃进街道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家安全教育等纳入基本履职事项,并细化法律依据(如《宪法》《国家安全法》)。同时需动态调整,如常州新北区通过“三上三下”征求144条意见,确保表述合法合规。
-
服务标准化是关键。清单需转化为可操作流程,如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公开办事指南,明确保障性住房审核的“申请条件-材料-时限”;和田市古江巴格街道则细化低收入帮扶、退役军人服务等99项基本事项,通过“一卡通”发放等政策落地增强群众获得感。
-
技术赋能提效率。结合网格化管理和数字化工具,如湾里街道通过招聘计划优化队伍,常州新北区依托岗位说明书明确116项赋权事项主责部门,并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强化治安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
党建引领聚合力。清单需强化党组织统筹作用,例如跃进街道将“新兴领域党建”“共驻共建”列为履职重点;常州新北区以专班机制推动改革,通过“两代表一委员”评估论证提升清单公信力,形成“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协同格局。
街道履职清单不是静态文本,而是动态治理的“施工图”。各地需结合群众反馈(如接诉即办机制)和上级政策(如林长制、反诈宣传)持续迭代,同时注重公开透明(如回龙观街道20日内***息),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减负与效能提升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