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班前会记录的核心是规范、清晰、可追溯,需包含人员检查、任务分配、安全交底三大要素,并体现风险预控和闭环管理。重点包括:实名签到确认出勤、当日任务分解到人、危险源辨识与防控措施、安全检查结果记录、技术交底要点归档,最后需全员签字确认。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
-
基础信息标准化
记录表头需明确工程名称、日期、天气、班组等基础信息,主持人及记录人实名制。参考模板示例:班组:钢筋工班|日期:2025.04.30|主持人:张强(班组长)|记录人:李伟
-
人员状态与劳保检查
通过点名确认实到人数,记录缺勤原因;逐项检查安全帽、防护鞋等装备佩戴情况,标注异常(如“王某某未系安全帽下颌带,已现场纠正”)。 -
任务与风险双交底
- 任务分解:量化当日工作量(如“绑扎3-8轴梁板钢筋”),明确责任人;
- 风险防控:列出高危作业点(如高空临边、临时用电),对应措施需具体(如“洞口防护网完好性检查”);
- 案例警示:关联近期同类事故案例强化意识(如“某工地4月因未系安全带坠落事故”)。
-
安全检查闭环记录
采用“三查”机制:查设备(吊具钢丝绳无断股)、查环境(基坑无积水)、查措施(灭火器压力正常),发现问题需标注整改时限与验收人。 -
技术交底与签字确认
关键工艺要求(如“钢筋搭接长度35d”)和验收标准需书面化,避免口头传达偏差。记录末尾设全员签字栏,未参会者需补签并备注传达情况。
提示: 电子化记录可提高检索效率,但手写签字环节不可省略;每周归档分析高频问题,优化交底内容。定期回查记录完整性,避免“纸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