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的核心法规,其核心规定可概括如下: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
适用范围
覆盖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及废弃处置全过程,但废弃处置需依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执行。
-
基本原则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强调从源头防范风险,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
-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突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目标。
-
二、责任体系与监管要求
-
主体责任
危险化学品单位(包括企业、园区管理机构等)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工作,并配备专业人员。
-
监管职责
-
政府监管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监督,地方各级政府需将安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
行业管理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需履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职责。
-
-
属地管理 :乡镇、街道办事处需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监督检查。
三、安全管控措施
-
项目安全管控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需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安全评价,并确保重大危险源与人员密集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
许可与备案
生产企业需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产品需附安全技术说明书及合规包装。
-
安全培训与考核 :
从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违法处罚与应急管理
-
处罚措施 :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设定了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
应急管理 :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响应与救援能力。
五、附则与修订机制
- 修订机制 :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制定并动态调整,确保法规时效性。
以上规定体现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共治”的三位一体安全监管体系,通过明确责任与强化措施,构建全方位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