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负债逾期政策处理以调解为主,强化分类管理、信用修复和债务重组为核心,同时规范催收行为。具体措施如下:
一、处理方式以调解为主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要求,负债逾期纠纷应优先通过调解解决,避免直接批量起诉。调解可协商延长还款期限、分期还款或减免利息,兼顾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减少司法成本。
二、逾期分类管理与差异化处理
-
分类标准
-
轻微逾期(30天内) :仅影响信用评分,可协商分期还款。
-
中度逾期(31-90天) :允许适度罚息(年化≤24%),可申请展期或减免。
-
严重逾期(90天以上) :可能限制高消费,但信用修复通道开放。
-
-
特殊困难豁免
疾病、失业等不可抗力因素可提交证明,直接归为“非恶意逾期”,避免列入黑名单。
三、利息与违约金规范
-
取消滞纳金 :信用卡/网贷取消滞纳金,改为协商制违约金(年化≤36%)。
-
助学**专项减免 :2025年毕业生可申请利息全免,本金延期1年偿还。
四、信用修复机制
-
还款记录修复 :按时结清欠款后,金融机构将标记为“已结清”,减轻信用影响。
-
容时容差服务 :逾期后30天内还款可免于征信记录,逾期后提交书面证明可申请撤销记录。
-
信用修复计划 :按新计划还款1-2年后,可申请信用修复。
五、债务重组与减免
-
灵活协商 :与金融机构协商延长还款期限、调整还款方式(如先息后本),或申请财政化债支持企业债务。
-
政府支持 :部分地区试点个人破产制度,为严重债务问题提供新途径。
六、催收行为规范
-
禁止暴力催收 :严禁恐吓、骚扰等行为,违规者将面临罚款、刑事责任等处罚。
-
资质与监督 :催收机构需持证上岗,接受监管部门监督。
七、基本生活保障
金融机构不得因债务纠纷冻结借款人唯一生活账户,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总结 :新政策通过分类管理、灵活协商和信用修复,为负债人提供更多解决机会,同时强化对债权人和催收行为的规范,平衡金融秩序与债务人权益。建议负债人主动与债权人沟通,避免诉讼风险,并及时关注政策动态调整还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