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法规第70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必须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若造成人身伤亡,需第一时间抢救伤员并报警,同时标明因抢救变动现场的位置。 这一条款是交通事故处理的核心法律依据,强调了驾驶人的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旨在保障生命安全和维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
-
立即停车与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驾驶人不得逃逸或擅自移动车辆,需确保现场痕迹、散落物等证据完好,以便交警部门准确判定责任。若因抢救伤员需变动现场,必须标记原始位置,避免证据灭失导致责任纠纷。
-
优先抢救伤员:人身安全是首要原则。条款要求驾驶人主动施救,包括拨打急救电话、采取止血等初步措施,并配合后续医疗救援。拖延或逃避抢救行为可能构成违法,甚至加重法律后果。
-
及时报警与协作义务:驾驶人需迅速联系交警或公安机关,如实陈述事故经过。其他交通参与者(如乘车人、过往行人)也需协助保护现场或救助伤员,形成社会共治的交通安全氛围。
-
法律责任与后果:违反该条款(如肇事逃逸)将面临罚款、吊销驾照甚至刑事责任。主动履行义务不仅能减轻事故危害,还可能影响责任认定和处罚力度。
提示:无论事故大小,驾驶人应熟记第70条第一款的操作流程,同时购买足额保险以应对潜在风险。交通安全需要每位参与者依法行事,共同减少事故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