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军改最新政策

​2021年中国军队改革聚焦实战化、职业化与法治化,核心政策包括军官职业化制度落地、军事训练体系升级、装备管理法规完善三大方向,旨在全面提升部队战斗力与现代化水平。​

  1. ​军官职业化制度全面实施​
    2021年1月1日,《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11项配套法规正式施行,建立军衔主导的军官等级制度,明确选拔、考核、晋升、退役等全流程管理规范。政策突出“能打仗、打胜仗”导向,通过分类管理、职业发展路径优化,增强军官队伍稳定性与专业性。同年12月,《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行)》同步推出,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2. ​实战化训练与战斗力建设​
    中央军委2021年开训动员令强调“深化实战实训、联战联训”,发布《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实施要》,强化官兵战斗意志。新修订《军队装备条例》《军队后勤条例》等法规密集出台,规范装备采购、试验鉴定、后勤保障流程,推动军事资源向备战打仗高效集中。

  3. ​政策制度配套与军民融合​
    《军队建设“十四五”总体划》明确改革时间表,优化军队规模结构,精简非战斗机构。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多部门印发《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作办法》,完善军人荣誉激励体系。《海警法》《国防法》修订案颁布,为海上**和国防活动提供法律依据。

​提示​​:2021年军改以体系化设计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政策延续性强,需结合后续动态深化理解。

本文《2021年军改最新政策》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73827.html

相关推荐

2015年新组建的军种

2015年新组建的军种为 火箭军 和 战略支援部队 ,具体信息如下: 火箭军 成立时间:2015年12月31日 前身:第二炮兵 主要职能:承担核反击和常规导弹打击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战略支援部队 成立时间:2015年12月31日 职能定位: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融合情报、电子对抗、通信等技术力量,为新型作战提供支撑。 补充说明 : 2024年4月19日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5年军队发生了什么事件

2015年军队主要围绕改革、阅兵、训练及国际维和展开重大事件,具体如下: 一、国内军事改革与阅兵 中央军委改革全面启动 11月24日召开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确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承诺裁军30万。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 9月3日举行盛大规模阅兵,展示空警-500预警机、运-8警戒机等新装备,17国军队方队参与,体现国际性。 实战化训练与“三严三实”教育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5年军队大改革依照的原则

​​2015年中国军队大改革的核心原则可概括为“强军目标引领、实战化导向、体系化设计”,其本质是通过制度重塑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根本性转变,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跨越。​ ​ ​​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 改革始终以强军目标为牛鼻子,确保军队性质宗旨不变。通过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强化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从体制上解决“打胜仗”的政治保证问题。

2025-05-01 资格考试

18年军制改革

2018年我军实行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军制改革 ‌,核心内容包括‌裁军30万、组建五大军种、建立战区主战体制 ‌三大亮点,全面重塑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体系。 ‌规模性裁军优化结构 ‌ 改革率先启动30万员额的精简,重点压减非战斗机构人员,陆军比例首次降至50%以下。同步撤销原四总部,改为15个军委职能部门,实现"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扁平化管理架构。 ‌军种体系重构 ‌

2025-05-01 资格考试

军改后中国6个军种

军改后,中国军队形成了6个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职责分明,分工明确,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陆军 陆军是军改后中国军队的主要军种之一,主要职责是遂行陆地作战任务,包括地面突击、防御、机动等。陆军装备精良,拥有坦克、装甲车、火炮等多种重型武器,是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的重要力量。 二、海军 海军是中国军队的重要海上力量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8年部队改革方案

2018年部队改革方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深入的军事改革,主要围绕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规模结构优化及军民融合展开。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领导管理体制与指挥体系改革 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武警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实行“中央军委—武警部队—部队”三级指挥体制,取代原双重领导模式。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 2020年前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陆军领导机构成立时间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 。 成立背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的成立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这一举措标志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没有军种领导机构的陆军也有了自己的“当家总部”,实现了对全国所有陆军部队的垂直指挥和管理。 成立大会 2015年12月31日

2025-05-01 资格考试

拼凑三边安全伙伴是指什么

拼凑三边安全伙伴 是指一种灵活且高效的安全策略 ,旨在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安全技术和资源,构建一个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其核心亮点在于资源的有效整合 、技术的协同应用 以及快速响应能力 。这种策略不仅能够提升整体安全防护水平,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下是对这一概念的详细解释: 1.资源整合与协同作战拼凑三边安全伙伴策略强调将来自不同供应商、不同技术领域的安全工具和资源进行整合。通过这种整合

2025-05-01 资格考试

亚太小圈子三边军事关系

亚太地区的“小圈子”三边军事关系主要涉及以下核心内容: 一、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加速成型 合作机制强化 美日韩通过“戴维营峰会”推动三边合作架构制度化,包括联合军演(如“乙支自由之盾”)、军事技术合作(如高超音速拦截导弹研发)及安全对话机制。 军事基地开放与部署 美国要求菲律宾新增4处军事基地,并推进美菲澳、美日菲三边合作机制,进一步捆绑盟友军事力量。 二、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印太版北约)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三边军事关系指哪三国

三边军事关系通常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组成的“奥库斯”(AUKUS)联盟,其核心是通过军事合作强化印太战略,尤其以核潜艇技术合作为亮点,被广泛视为冷战思维的延续。 核心成员国与目标 美英澳三国基于长期双边同盟关系,组建“奥库斯”以深化军事协作,重点包括核潜艇研发、新兴技术共享及联合军演,旨在增强印太地区军事存在,应对所谓“安全挑战”。 争议与地区影响 该联盟被批评加剧核扩散风险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5年武装力量改革

2015年中国武装力量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力度最强、影响最深远的军事变革 ,以强军目标为引领,通过体制重构、制度创新和反腐整风,推动军队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 改革背景与顶层设计 2015年11月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召开,***主席亲自部署,提出2020年基本完成改革的目标。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体制重构与机构调整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5军事改革内容最重要的

2015年中国军事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构建“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通过领导指挥体制重塑、规模结构优化和政策制度创新,推动军队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领导指挥体系重组 改革打破原有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并健全军兵种管理体制。重新调整划设战区,建立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形成“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链和“军委—军种—部队”管理链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设立了哪些自由贸易区

**中国设立了多个自由贸易区,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自由贸易区包括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以及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0年什么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

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全面启动。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概况 该自由贸易区由中国与东盟10国组成,拥有约19亿人口,年国内生产总值近6万亿美元,年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核心意义 经济全球化推动 :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发展影响 :消除贸易壁垒,实现互利共赢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7年经国家批准成立的自贸区

2017年经国家批准成立的自贸区共有11个,具体如下: 辽宁自贸区 覆盖天津港区、天津机场区和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定位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浙江自贸区 包含杭州、宁波、温州等区域,重点发展跨境电商、智能制造等产业。 河南自贸区 以郑州、洛阳为核心,聚焦中原经济区开放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湖北自贸区 以武汉、宜昌为基地,打造长江经济带开放高地,强化科技创新与对外开放结合。

2025-05-01 资格考试

国际自由贸易区有哪四种

国际自由贸易区主要有‌四种类型 ‌:‌转口贸易型 ‌、‌加工贸易型 ‌、‌综合型 ‌和‌跨境合作型 ‌。每种类型在功能定位和政策优惠上各有侧重,为全球贸易提供多样化的开放平台。 ‌转口贸易型 ‌ 以物流和转口为核心,通过关税减免和高效通关吸引货物中转。典型代表如新加坡自贸区,依托港口优势成为全球货物集散地。 ‌加工贸易型 ‌ 重点发展出口加工业,提供原材料进口免税和成品出口便利

2025-05-01 资格考试

2015年批准的自贸区

201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贸区​ ​,并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区​ ​改革开放,形成“1+3”格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负面清单缩减至122条​ ​,开放度显著提升,成为对接国际规则的重要窗口。 ​​广东自贸区​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聚焦​​金融创新与港澳规则衔接​ ​。前海蛇口片区打造跨境金融示范区

2025-05-01 资格考试

中国的自由贸易区

截至2024年7月,中国共有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11个已建成,7个在建。以下是主要信息整合: 已建成自贸区(11个) 上海自贸区 :首个自贸区,聚焦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广东自贸区 :包含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深化粤港澳合作。 天津自贸区 :滨海新区核心,以融资租赁、高端制造为特色,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福建自贸区 :涵盖平潭、厦门、福州

2025-05-01 资格考试

我国有哪些自由贸易区

22个 截至2024年7月,中国国内共有 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涵盖多个层级和特**域,具体如下: 一、现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概况 上海自贸区 范围 :2013年9月29日成立,是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覆盖外高桥保税区、洋山港等7个片区,总面积240.22平方公里。 - 定位 :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改革先行区,目标成为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 广东自贸区 范围 :2014年12月设立

2025-05-01 资格考试

首个自由贸易区是哪里

首个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揭牌运行。 1.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背景 国际形势变化 :面对国际经贸形势的全新变化,中国作出主动应对,于2013年9月29日在上海设立了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内改革需求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自贸区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闯新路的使命,推动国内改革和开放进程。 2. 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历程 制度创新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