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岗位名称的填写需根据具体岗位性质和职责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岗位类别划分
-
管理岗位
承担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分为10个等级(一至十级职员),对应部级正职至办事员职务。例如:科员、科长、处长、厅级副职等。
-
专业技术岗位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依据职称评定晋升,分为13个等级(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其中正高级含1-4级,副高级含5-7级,中级含8-10级,初级含11-13级)。例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含讲师、副教授、教授)等。
-
工勤技能岗位
承担技能操作、维护、后勤保障等职责,分为技术工(电工、司机等)和普通工(保洁、食堂工作人员等)。
二、常见岗位名称示例
-
管理岗位
-
行政管理类:部门经理、人事主管、财务经理
-
教育类:教师(含学科教师、班主任)、教研主任
-
医疗类:科室主任、院长、副院长
-
科研类:项目负责人、研究员
-
-
专业技术岗位
-
教育类:小学/中学教师、高校讲师/教授
-
医疗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
工程类: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材料科学家
-
财务类: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
-
-
工勤技能岗位
-
技术工:机械操作工、电工、焊工
-
普通工:保洁员、食堂服务员、车辆司机
-
其他:档案管理员、物业管理人员
-
三、岗位名称填写规范
-
在职人员 :优先填写职务(如科员、教授),无职务则填写职称(如中级会计师)。
-
未聘人员 :填写“无职称/无职务”,职务栏可留空。
-
岗位名称 应与《岗位设置指南》中的分类保持一致,例如“XX单位XX部门XX岗位”。
四、岗位类别与公务员管理的区别
事业单位岗位类别分为“参公”“事业管理”“专技”三类,与公务员的行政级别体系不同。例如:
-
参公岗位 :适用于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如部分事业单位领导)。
-
事业管理岗位 :对应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
专技岗位 :对应专业技术岗位。
以上分类和示例综合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一般规律,具体岗位名称可能因单位职能和行业特点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