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官僚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核心,结合内外朝制度,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以下是关键要点: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 :丞相(文官首长,掌行政)、太尉(武官首长,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
-
九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掌具体政务。
-
-
内外朝制度
-
外朝 :以三公九卿为核心,处理国家大事,权力较大。
-
内朝 :汉武帝时期设立,由尚书、侍中等亲信组成,参与决策,削弱丞相权力。
-
-
官职演变
-
丞相后期改称大司徒,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称大司空,合称“三公”。
-
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责逐渐由御史中丞承担。
-
-
选拔与监督
-
采用征辟制和举孝廉制,打破世卿世禄制,推动文官治国。
-
设刺史监督地方官员,强化中央集权。
-
该制度通过分权与制衡,既保障了行政效率,又逐步强化了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