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单位合同到期不续签时,员工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一、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
单位不续签且无合法理由
-
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单位不续签属于违法终止,需支付 2N (即经济补偿金×2)。
-
计算标准:工作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按半个月工资计算。例如月薪1万元,工作7年3个月,经济补偿为7.5万元,赔偿金为15万元。
-
-
单位维持或提高原条件
- 若单位提出续签且条件不低于原合同,员工拒绝续签则无经济补偿。
二、**步骤
-
协商沟通
- 要求单位出具书面终止通知,明确补偿金额及支付方式,保留邮件、微信等沟通记录。
-
收集证据
-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记录、单位通知文件等,为仲裁或诉讼提供支持。
-
申请劳动仲裁
- 在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
-
诉讼兜底
-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特殊情况处理
-
代通知金
- 单位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的,需额外支付 1个月工资 作为代通知金。
-
失业保险金
- 满足缴费年限(最低1年)且非主动离职的,可申领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与缴费年限相关(最低3个月,最长24个月)。
四、注意事项
-
协商优先 :尽量通过书面协议解决争议,避免耗时仲裁。
-
社保衔接 :离职后建议以灵活就业身份续缴社保,避免影响养老、医疗等权益。
通过以上方式,员工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确保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合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