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带动当地就业主要通过产业投资、人才培养、公益岗位提供及社会责任实践等途径实现,具体措施如下:
一、产业投资与项目落地
-
新能源与制造业
企业如三一重能塔城制造基地(风电设备生产,年提供400个岗位)、那拉本源乳业(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等,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升级,创造稳定就业机会。
-
境外经贸合作
泰中罗勇工业园吸引180家中国企业,为泰国解决超4.5万个就业岗位,涵盖制造业、配套服务等,推动区域经济繁荣。
二、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
-
内部员工多技能培养
企业通过贯通技术、管理培训,将员工从“一人一技”转向多岗位,例如三一重能计划到2024年本地员工占比达80%,并开展技能考核。
-
校企合作与孵化基地
鲁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吸引27家企业,组建19个创业团队,带动2500余人就业创业。
三、公益岗位与社会责任
-
特殊群体就业
企业如阿克苏凯威服装厂吸纳周边村民就业,计划扩招至100人,解决留守妇女和贫困户就业问题。
-
公益活动与产业扶贫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巩留县那拉集团带动500户牧民增收,同时参与助学扶贫、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
四、政策支持与供需对接
-
政府惠企政策
察布查尔县为汇能电力等企业提供稳岗补贴、税收优惠,通过172场招聘会提供8800余个岗位,吸引1693家企业参与。
-
“扶贫微工厂”模式
邯郸市利用扶贫资金建设近400家微工厂,覆盖箱包、服装等领域,实现1万余人脱贫增收。
通过以上措施,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