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雇佣残疾人不仅能履行社会责任,还能获得经济成本优化、税收优惠叠加、品牌形象提升等多重实际利益,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经济成本优化
雇佣残疾人可大幅减免残保金支出,例如残疾人就业比例达1%以上可减免50%残保金,不足1%也可减免10%。企业还能叠加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等政策,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
税收优惠叠加
除残保金减免外,支付给残疾职工的工资可100%加计扣除应纳税所得额,部分地区还提供土地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例如,某企业因安置残疾人累计获260万元税费减免,直接充实现金流。 -
品牌与社会形象提升
雇佣残疾人彰显企业社会责任感,增强公众好感度与品牌亲和力,间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这种正向形象有助于差异化竞争,尤其在注重ESG(环境、社会、治理)评价的市场环境中。 -
人力资源多元化
残疾人群体中不乏专业技能人才,能为企业注入多样化视角。灵活用工模式(如居家办公)可进一步适配企业需求,拓展人才库的同时激发团队创新活力。
企业通过雇佣残疾人,既能合规减负,又能塑造积极社会形象,长远来看是可持续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