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就业方面的政策,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促进就业与创业支持政策
-
企业吸纳就业激励
-
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可享受职称评定、项目申请、荣誉申报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同等待遇。
-
创业可申请最高30万元创业担保**,财政贴息,合伙创业额度可提高。
-
-
基层就业专项计划
-
实施“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可参加公务员定向招录或事业单位专项招聘。
-
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考研初试总分加10分;县以下基层单位服务可优先聘用。
-
-
创业扶持政策
-
提供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最高30万元),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税收优惠。
-
公共创业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咨询、孵化基地场地等支持。
-
二、职业技能提升与教育优化
-
职业技能培训
-
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涵盖就业技能、新职业培训等,通过考核可获补贴。
-
教育部推行“宏志助航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培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
-
-
学科专业调整
-
高校根据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学科设置,新增急需紧缺专业,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
-
支持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
-
三、稳岗与就业保障
-
稳岗返还与补贴
-
对吸纳就业的中小微企业给予稳岗返还、社保补贴,扩大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范围。
-
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失业人员)可申请公益性岗位安置补贴及社保补贴。
-
-
就业服务与权益保障
-
建立全国统一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岗位信息、职业指导、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
-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劳动者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
四、其他重点群体帮扶
-
退役军人就业 :落实专项计划,优先安置退役士兵,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支持。
-
农民工就业 :开展技能提升行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向城市转移就业。
-
残疾人就业 :通过公益性岗位、企业用工补贴及创业扶持,拓宽就业渠道。
政策实施效果与展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组合拳”策略,通过稳岗扩岗、技能提升、服务优化等多措并举,目标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各地需结合实际情况细化政策,例如天津推出9个专项计划聚焦重点领域。未来政策将持续关注新技术应用与岗位转换,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