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或工信部门
小微企业的认定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具体认定主体和流程如下:
一、认定主体
-
工商部门
负责企业注册登记管理,根据企业注册资金、从业人员、营业收入等指标进行初步认定。
-
工信部门(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主管全国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作,具体执行工信部联企业。
-
税务部门
结合企业纳税情况,对工商部门认定结果进行复核。
-
财政部门
在特定项目(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作为项目审批的主管部门之一。
二、认定标准
依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通过以下指标划分企业类型:
-
人员规模 :员工总数
-
营业收入 :年销售额
-
资产总额 :企业资产总计
-
行业特点 :不同行业有具体划分标准
三、认定流程
-
自我认定
企业需根据标准填写《中小微型企业认定申报表》,并提交工商、税务等材料。
-
部门审核
-
工商部门/工信部门进行初步审核
-
税务部门复核纳税情况
-
财政部门参与专项项目审核
-
-
结果公示
审核通过后,企业会被纳入小微企业库,并通过官方渠道公示。
四、所需材料
-
企业营业执照
-
《中小微型企业认定申报表》
-
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财务数据
-
纳税证明(税务部门出具)
五、其他说明
-
小微企业证明由认定部门(工商/工信部门)开具,用于申请政策补贴、税收优惠等。
-
具体划分标准可参考工信部官网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以上流程和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企业,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