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个村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的综合框架,结合权威信息整理而成:
一、排查范围与重点
-
范围覆盖 :涵盖村庄全域,包括村民家中、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等,重点关注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经济合同纠纷、家庭矛盾、村务管理及涉法涉诉问题。
-
重点领域 :
-
邻里关系紧张、土地权属争议
-
家庭内部矛盾(如赡养纠纷)
-
重大项目建设期矛盾
-
历史遗留复杂问题(如老旧房屋拆除补偿争议)
-
二、排查方式与频次
-
入户走访 :村干部与村民小组长每周至少走访3户,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实际问题,记录并分类整理。
-
定期排查 :每月开展1次全面排查,结合节假日、农忙等特殊时段重点排查,采用“网格化管理+重点时段排查”机制。
-
日常巡查 :依托网格员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发现矛盾隐患,联合乡综治中心、司法所进行联动。
三、矛盾化解机制
-
分类施策 :根据矛盾性质和严重程度分为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经济合同等类别,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
-
多元协同 :
-
简单纠纷由网格员调解,复杂矛盾联合乡司法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共同处理。
-
建立“村两委+网格员+司法所”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
-
预防为主 :通过政策宣传、矛盾排查前置管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四、保障措施
-
组织保障 :成立由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
制度保障 :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明确责任链条。
-
资源整合 :联合乡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形成工作合力,整合政策、法律、调解等多方资源。
通过以上方案,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序开展,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