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合同冲突时,核心解决原则是“协商优先、法律兜底”,关键依据包括合同签订顺序、条款性质及真实意图。若后签合同明确变更前合同,通常以后者为准;主从合同冲突时,主合同效力优先;协商无果可诉诸司法裁决。
-
审查合同条款优先级
合同中若存在冲突解决条款(如“特别约定优先”),直接按约定执行。无明确约定时,后签合同通常视为对前合同的变更或补充,效力更高。例如,房屋租赁合同后续调整租金条款,以后签协议为准。 -
区分主合同与从合同
主合同(如借款协议)与从合同(如担保协议)冲突时,从合同条款若与主合同矛盾,可能无效。例如担保金额与借款金额不一致,以主合同约定为准。 -
探究真实意图与合同目的
通过沟通记录、交易习惯等综合判断双方真实意图。若两份独立合同对同一事项约定不同(如货物品质标准),需结合行业惯例和诚信原则解释。 -
格式条款的特殊处理
格式条款(如商家提供的标准合同)与非格式条款冲突时,优先适用非格式条款;解释争议时,通常作出不利于条款提供方的解释。 -
法律强制效力优先
合同条款若违反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关于工时的规定),直接无效。例如约定每周工作80小时因违法而自动失效。
遇到合同冲突,建议先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若协商失败,保留证据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签订合同时明确冲突处理机制,可大幅降低后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