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领域头部企业呈现多元化布局趋势,核心标的包括医联MEDGPT(全链条诊疗服务)、百度灵医(临床决策支持)、腾讯觅影(多模态影像分析)三大技术派系,以及卫宁健康(医疗信息化)、联影智能(AI影像设备)等垂直领域代表。 这些企业通过大模型技术融合医疗数据,在疾病筛查、辅助诊疗、健康管理等场景实现突破性应用。
-
医联MEDGPT
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医疗大模型先行者,累计融资超60亿元,覆盖诊疗全流程并实现药品购买闭环。其核心优势在于完成与医院真人医生的临床诊疗一致性测试,尤其在肺结节、冠脉CTA等病灶检出中准确率提升32%。服务延伸至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估值达285亿元。 -
百度灵医与腾讯觅影
百度灵医构建医疗知识中台,通过智能问诊、病历质控等功能覆盖2000余家医疗机构,其慢病管理系统整合三甲医院专家资源。腾讯觅影则聚焦多模态影像分析,支持DICOM、JPG等格式的放射、病理数据智能处理,眼底图像识别敏感性超90%,已应用于远程会诊和教学场景。 -
垂直领域代表企业
- 卫宁健康:医疗信息化龙头,WiNGPT2.8大模型实现实时质控预警,动态学习能力提升临床决策效率
- 联影智能:将AI嵌入CT、MRI等设备,实现智能摆位、扫描优化等全流程自动化,年设备装机量超5000台
- 华西黉医:整合110万条医患对话及3.5PB影像数据,提供从导诊到手术质控的720亿参数级模型
- 新兴力量与跨界布局
京东健康发布“京医千询”大模型,打通诊前-诊后管理;商汤科技通过病理诊断和患者管理模块渗透智慧医院建设;神州医疗开发文本、影像、病理、精准4大模态基座模型,获多轮战略投资。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技术落地能力、数据合规性、医保对接进展三大维度,优先选择在肺结节筛查、慢病管理等已实现规模化营收的企业。建议通过企业公布的临床合作案例、CFDA认证产品数量等硬指标评估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