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已正式将中小学课间休息时间调整为15分钟,这一政策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
政策实施时间与范围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15分钟课间休息,北京、浙江、山西、贵州、湖北等地已率先实施。
-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解决实际问题 :此前10分钟课间常被占用,学生难以完成基本活动(如上厕所、简单锻炼),政策调整旨在破解这一困局。
-
促进身心健康 :通过增加活动时间,缓解学习压力,提升身体素质,帮助恢复注意力,提高下一节课效率。
-
-
配套措施与实施建议
-
学校需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确保每日1小时以上运动量。
-
可结合游戏化活动(如三毛球、弹力球)设计课间内容,增强趣味性和参与度。
-
-
政策延伸与地方响应
部分省份(如江苏、湖南、广东)已宣布同步调整,并增加大课间时长,形成全国性推广趋势。
总结 :教育部通过延长课间时间,结合多地区试点经验,旨在优化学生课间体验,促进全面发展。这一政策调整体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中“精准施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