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审计是监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核心内容包括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及专项资金审计,旨在保障资金安全、提升管理效能。以下是具体内容:
-
财务收支审计
审查村级财务的真实性、合法性与有效性,重点核查收入来源是否合规、支出是否合理,杜绝虚假账目和违规操作,确保资金使用透明。 -
资产管理审计
监督集体资产的保管、使用及处置情况,包括固定资产利用率、债权债务清理等,防止资产流失或挪用,维护集体经济利益。 -
内部控制与制度审计
评估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如审批流程、票据管理等,通过漏洞排查推动规范化运作,降低贪腐风险。 -
经济责任审计
针对村干部任期内经济行为开展审计,明确责任归属,结合绩效评价揭露决策失误或滥用职权问题,强化问责机制。 -
涉农专项资金审计
聚焦扶贫、补贴等专项资金的拨付与使用,追踪资金流向,确保政策落地并发挥应有效益,严查截留、挤占等违规行为。
通过上述审计,可有效规范农村经济秩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乡村振兴提供制度保障。建议基层单位定期自查,配合审计整改以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