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兴起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以反传统、重主观为核心的艺术革命,涵盖野兽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十余种流派,其代表画家包括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等,代表作如《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等。
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流派源于19世纪末法国印象主义,受工业革命与两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动荡影响,强调艺术独立性,突破传统写实规则。野兽派以马蒂斯等人为代表,通过夸张色彩与变形线条传递情感;立体主义由毕加索开创,通过几何拆解物体表现多维空间,如《亚威农少女》被视为现代艺术里程碑;表现主义融合北欧情感张力,用扭曲形象揭露精神危机,青骑士社推动其发展;未来主义则聚焦机械美学,用动态线条捕捉现代工业力量。达达主义诞生于一战废墟中,杜尚的《泉》通过反叛传统解构艺术定义,超现实主义则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启发,以潜意识梦境重构现实,如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抽象主义分离情感表达与具象形态,康定斯基的《构图8》以色彩节奏构建精神世界,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成》确立冷抽象典范。二战后抽象表现主义兴盛,波洛克的“滴画”将创作行为本身升华为艺术语言,同时波普艺术安迪·沃霍尔以丝网印刷复刻消费符号批判大众文化。大地艺术与装置艺术拓展空间维度,克里斯托的包裹景观重构人与自然关系,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赋予装置社会隐喻。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在形式革新中重构艺术边界,其核心是从再现现实转向表现内在,最终消解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成为当代文化批判与社会反思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