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
寒食节的起源与两位历史人物紧密相关,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种主流说法:
一、纪念介子推
-
核心事件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期间,臣子介子推曾割股奉君,助其度过困境。重耳回国后,介子推拒绝受封,携母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其出山,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抱母身亡于绵山柳树下。
-
纪念方式
晋文公将绵山改名介山,立庙祭祀,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此习俗逐渐演变为寒食节的核心内容。
二、纪念屈原(次要说法)
部分资料提到寒食节与屈原有关,但此说法存在争议。屈原因诽谤被流放后投江自尽,当地百姓以冷食祭奠。寒食节作为全国性节日的形成与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习俗更为紧密,且历史记载更明确。
总结
寒食节主要纪念介子推,其核心习俗“禁火寒食”源于晋文公为忠臣复仇并改绵山为介山的历史事件。尽管存在纪念屈原的传说,但该说法并非主流,且与寒食节作为禁火节的核心内涵关联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