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学时造假将面临严厉处罚,包括对驾校罚款(最高1万元)、教练员暂扣资格证(最长30日)、学员学时作废等惩处,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此类行为不仅扰乱行业秩序,更直接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各地交通部门已通过智慧监管与执法联动加强打击力度。
-
驾校责任:未如实审核培训记录的驾校,依据《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可处1000-1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经营许可证。例如丽水某驾校因教练长未核对学员照片与学时记录即签署通过,被认定为“未如实签署培训记录”并处罚款。湖北孝感某驾校使用停车打卡设备伪造学时,被责令改正并罚款2000元。
-
教练员处罚:教练员若协助学员伪造学时(如代打卡、混用学时卡),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可罚款300-3000元并暂扣从业资格证。温州教练刘某因用他人学时卡顶替学员签到被罚款200元,而广东阳江某教练因伪造GPS轨迹和视频数据,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有期徒刑10个月。
-
学员风险:参与造假的学员当天学时作废,需重新培训。深圳部分学员因空坐刷学时被曝光后,面临重修科目二、科目三的代价。速成培训导致驾驶技能不足,上路后易引发事故,最终损害自身安全权益。
-
刑事追责:规模化、技术化作假可能触犯刑法。如广东某驾校负责人欧某通过篡改计时终端数据牟利,被法院认定干扰计算机信息系统,需承担刑事责任并处罚金。
学车务必选择正规驾校,拒绝“代刷学时”等违规服务。 学员可通过12328举报造假行为,交通部门将结合监管平台数据与现场检查严查违规。扎实完成《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62学时(C1照)训练,才是安全驾驶的核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