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赠品、话费返还、以旧充新
实体店卖手机诈骗套路主要通过虚假宣传、合同陷阱和高价值商品操作实现,以下是常见的诈骗方式及防范建议:
一、充话费送手机/平板
-
活动宣传 :以“充话费送手机”“现场返还当月话费”等话术吸引路人办理高额充值业务。
-
分期返充 :承诺充值5800元送华为等品牌手机,费用以话费分期返还,但两三个月后闭店逃避责任。
二、虚假商品交易
-
以旧充新 :谎称手机为二手但无任何问题,需现场付款后自提,到手后以“关机需刷机”等理由收取高额费用。
-
高价低卖 :在闲鱼等平台发布价格异常低廉的手机,以“亏本转让”为由要求线下自提,实为诈骗。
三、合同陷阱
-
强制消费 :通过“必须马上定合同”“特价有限”等压力促使消费者匆忙签订,合同中小字条款常包含限制条件(如不可变更套餐、强制购买附加服务)。
-
返款诈骗 :承诺高额返款但设置复杂条件(如刷支付宝、提供个人信息),或直接提供虚假账号。
四、其他常见手法
-
维修诈骗 :以手机故障为由收取高额维修费,或更换外屏等小部件收取虚高费用。
-
会员优惠诱导 :老顾客推荐新会员时,销售员会推荐高佣金套餐,利用消费者对优惠的渴望诱导签约。
防范建议
-
警惕高收益活动 :对“充话费送手机”“以旧充新”等优惠保持警惕,避免因小失大。
-
核实商品真实性 :要求商家提供手机序列号、保修卡等证明,避免接受二手或水货。
-
仔细阅读合同 :注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保留书面证据,遇到复杂条件时主动咨询专业人士。
-
多方比价 :通过官网或电商平台对比价格,避免因贪图小便宜而购买高价商品。
若遇疑似诈骗,应立即停止交易,向工商部门或警方举报,并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合同、聊天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