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保存的基本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确保其真实性、完整性和长期可用性:
一、载体物理安全
-
环境控制
-
温湿度:17℃~20℃(湿度35%~45%),避免极端变化
-
防护措施:防磁(与磁场源距离≥76mm)、防尘、避光(库房照度≥50勒克斯)
-
载体管理:直立存放、防写处理(磁带缠绕刚性轮毂),避免挤压变形
-
二、内容逻辑准确
-
原始性保护
-
保存原始格式(如软件、电子图像、打印输出件),或通过转换技术适配新系统
-
避免人为篡改,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
三、技术适配与迁移
-
技术更新应对
-
保存相关软件及数据结构参数,定期进行格式转换(如从旧版软件迁移到新系统)
-
使用标准化格式(如PDF、XML),确保跨平台兼容性
-
四、可理解性与管理
-
元数据规范
-
记录档案名称、存储位置、关联关系及背景信息,便于检索和利用
-
实施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访问敏感档案
-
五、定期检测与维护
-
硬件检查
- 定期检测载体状态(如磁盘无划痕、光盘无污渍),及时修复损坏
-
环境监测
- 使用测磁设备排查隐蔽磁场干扰,确保库房环境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电子档案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性、可用性和可理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