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需遵循以下要点:
一、核算范围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九条,应付职工薪酬包括:
-
基本薪酬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福利费用 :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
-
社会保险费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
-
其他支出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
二、明细核算科目设置
建议按以下维度设置明细科目:
-
工资 :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职工福利 :医疗、养老等专项福利;
-
社会保险费 :五险一金具体科目;
-
住房公积金 :单位及个人缴纳部分。
三、账务处理流程
-
计提薪酬
-
生产部门人员: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管理部门人员: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销售部门人员:借记“销售费用”,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
支付薪酬
-
扣除代扣项(如社保、个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贷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
实际支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公积金/社保”,贷记“银行存款”。
-
四、特殊注意事项
-
五险一金计算 :按员工实际工资基数和法定比例计提,分别列示在应付科目下;
-
非货币性福利 :如实物、股权等,需按公允价值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
-
辞退福利 :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计入当期费用。
五、对中小企业的影响
-
财务透明度提升 :全面反映人工成本结构,便于决策;
-
税务规范 :统一核算原则,降低税务风险;
-
国际化发展 :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助力企业“走出去”。
通过规范核算,企业可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成本,提升财务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