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

覆盖范围更广,处理更规范

新会计准则对职工薪酬的规范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工薪酬的定义与范围

  1. 广义定义 :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2. 具体内容

    • 短期薪酬 :服务期内需支付的薪酬,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

    • 离职后福利 :退休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补偿,如养老金、医疗保险等。

    • 辞退福利 :劳动合同解除前的补偿。

    •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二、会计科目设置

  1. 一级科目 :设“应付职工薪酬”,下设工资薪酬、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付辞退补偿等二级科目。

  2. 科目调整 :取消原科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统一归入“应付职工薪酬”。

三、会计处理方法

  1. 短期薪酬处理 :在服务期间确认为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 离职后福利处理

    • 设定提存计划 :按应缴存金额确认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 设定受益计划 :按服务成本、利息费用等计算义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3. 非货币性福利处理 :按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入成本或费用,实际发放时冲回。

  4. 带薪缺勤处理

    • 累积带薪缺勤 :服务期间确认负债,按未行使权利金额计量。

    • 非累积带薪缺勤 :实际发生时确认费用。

四、其他重要变化

  1. 福利费核算调整 :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要求,按实际发生额列支。

  2. 信息披露要求 :需披露职工薪酬构成、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及变动情况。

五、影响与意义

  • 规范管理 :统一了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提升财务信息透明度。

  • 激励机制 :通过长期薪酬计划(如股权激励)优化人才激励机制。

  • 成本控制 :细化核算范围,便于企业进行薪酬成本预算和统计。

新准则通过扩展定义、优化科目设置、规范处理流程,旨在更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人工成本,同时为企业薪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686677.html

相关推荐

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细则

​​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支付职工报酬的会计处理方式,核心内容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等分类,​ ​强调按服务受益对象分摊成本,并引入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福利。​**​以下分点解析关键内容: ​​薪酬范围全面覆盖​ ​ 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传统项目,同时新增辞退福利、长期带薪缺勤等,甚至延伸至职工家属福利

2025-05-07 会计考试

应付职工薪酬最新准则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最新准则,综合多个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准则修订背景与范围 修订依据 :为规范企业职工薪酬相关会计处理,保持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财政部于2014年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财会8号),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鼓励境外上市企业提前执行。 二、职工薪酬的定义与范围 核心定义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职工薪酬的规定

会计准则中关于职工薪酬的规定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自2014年7月1日施行,该准则扩大了职工薪酬范围外延,明确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以下为具体规定: 职工薪酬定义及范畴 :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涵盖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企业正式任命人员

2025-05-07 会计考试

小企业会计准则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需遵循以下要点: 一、核算范围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九条,应付职工薪酬包括: 基本薪酬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福利费用 :职工福利费、住房公积金; 社会保险费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 其他支出 :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 二、明细核算科目设置 建议按以下维度设置明细科目: 工资 :基本工资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9号文件

‌企业会计准则9号文件(CAS 9)是规范企业职工薪酬会计处理的核心准则,其关键亮点包括:明确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的分类标准,要求 ‌设定受益计划‌的精算假设披露,并强调 ‌薪酬费用‌的确认时点与计量方法 ‌。 ‌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 ‌ 短期薪酬涵盖工资、奖金、津贴等12个月内支付的报酬,需在员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同时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或费用

2025-05-07 会计考试

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其适用范围、执行规则及核心特点如下: 一、适用范围 主体资格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小型、微型企业,具体需符合国务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 排除类型 股票或债券公开交易企业、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内母公司及子公司三类企业不适用。 二、执行规则 选择权 小企业可自主选择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但执行后不得同时使用两者。 转换条件

2025-05-07 会计考试

应付职工薪酬最新准则是什么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 关于应付职工薪酬的最新准则,综合相关搜索结果分析如下: 一、主要准则依据 当前企业会计准则中,与应付职工薪酬相关的主要准则为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2014年修订),该准则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准则对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及披露进行了全面规范,是处理职工薪酬问题的核心依据。 二、核心内容框架 范围界定 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施行时间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号》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不要求追溯调整,但施行前已确认的相关业务未按本解释处理的,需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关键内容: 施行时间 :2018年1月1日。 追溯调整 :施行前未按本解释处理的业务需追溯调整,但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不追溯调整 :施行前已确认的相关固定资产未按本解释进行会计处理的,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金额,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2025-05-07 会计考试

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应付职工薪酬吗

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以下是具体说明: 科目存在性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17号),应付职工薪酬是核心核算科目,用于记录企业为获得职工服务而支付的各类报酬及相关支出。 科目合并与替代 该准则将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合并为“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简化了核算流程。这一调整自2011年起生效,适用于所有符合准则的小企业。 核算范围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奖金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福利费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福利费的核心要点包括:职工福利费属于短期薪酬范畴,需在实际发生时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取消按工资总额14%计提的规定,改为据实列支;非货币性福利需按公允价值计量;税前扣除限额为工资总额的14%。​ ​ ​​定义与范围​ ​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非工资性福利支出,包括货币补贴(如医疗补贴、防暑降温费)和非货币性福利(如节日礼品、集体聚餐)。内设福利部门(如食堂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在建工程科目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用于核算基建、技改等未完工项目成本的资产类科目,核心亮点包括:严格区分资本化与费用化支出、按项目明细归集成本、完工后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核算范围与确认条件 在建工程涵盖新建、改建、扩建等项目的实际支出,如材料费、人工费、设备购置费等。需注意: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如更新改造)计入在建工程,否则直接费用化处理。 明细分类与账务处理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30号报告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14年修订)主要规范了财务报表的列报要求,确保信息可比性和透明度。以下是核心内容: 一、财务报表基本构成 五类必报报表 财务报表至少应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各组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性。 合并报表特殊要求 合并报表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第31号——现金流量表》等特殊规定。 二、列报基本原则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全文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入》是规范企业收入确认、计量及披露的核心准则,其核心亮点在于采用“五步法”模型(识别合同、履约义务、交易价格、分摊价格、确认收入)和以“控制权转移”为确认原则,取代了旧准则中按交易类型划分收入的方式,显著提升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国际趋同性。​ ​ ​​收入定义与适用范围​ ​ 收入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新准则适用于所有客户合同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14号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是为解决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要解释文件,旨在推动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和等效。该解释自2021年2月2日起生效,重点规范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合同的会计处理,明确了社会资本方在合同中的身份及履约义务的确认方法。 核心内容 PPP项目合同的特征 解释明确指出,PPP项目合同需同时满足“双特征”和“双控制”条件。其中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14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明确了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收入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旨在规范企业的收入处理流程,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该准则强调了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并提出了识别合同、确定交易价格等五步法模型。 一、准则适用范围广泛,适用于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除非特定情况除外。它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销售商品和服务,还涉及复杂的合同安排,如包含多个履约义务的情况。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第14号是什么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主要规范企业收入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要求。以下是关键要点: 核心定义 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包括生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业务。 确认原则 收入确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无保留管理权或有效控制权; 金额可可靠计量。

2025-05-07 会计考试

ppp项目14号新收入准则

PPP项目与新收入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的衔接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原则、计量方法及合同处理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核心原则调整 收入确认时点 从“风险报酬转移”转变为“控制权转移”。在PPP项目中,当政府方取得基础设施的控制权(如通过监管协议或服务协议)时,SPV公司确认收入。 履约义务划分 建造服务与运营服务通常作为合同中的两个单项履约义务,需分别确认收入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14号收入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入》的核心在于规范企业收入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其最大亮点是采用“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统一标准,取代了旧准则中“风险报酬转移”的复杂判断,并引入多重交易合同的分摊原则和特定交易的细化规定。​ ​ 新准则自2018年起分阶段实施,覆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明确排除了金融工具、租赁等特殊交易。 ​​收入确认的核心条件​ ​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会计准则14号收入确定条件

​​会计准则14号明确收入确认需同时满足五项核心条件​ ​:​​①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 ​、​​②放弃继续管理权与控制权​ ​、​​③收入金额可靠计量​ ​、​​④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⑤相关成本可靠计量​ ​。新准则强调“控制权转移”为收入确认的实质时点,并引入“五步法”模型提升标准化。 ​​风险与报酬转移​ ​: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如减值、毁损)和报酬(如增值

2025-05-07 会计考试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规范固定资产确认、计量与披露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06)是规范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准则,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特征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有形资产可确认为固定资产: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确认条件 需同时满足: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二

2025-05-07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