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14号明确收入确认需同时满足五项核心条件:①所有权风险报酬转移、②放弃继续管理权与控制权、③收入金额可靠计量、④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⑤相关成本可靠计量。新准则强调“控制权转移”为收入确认的实质时点,并引入“五步法”模型提升标准化。
- 风险与报酬转移:商品所有权的主要风险(如减值、毁损)和报酬(如增值、使用收益)必须转移至购货方。例如零售交易中交付商品即视为转移完成,而电梯安装未完成则不符合条件。
- 放弃控制权与管理权:企业不得保留与所有权相关的继续管理权或对售出商品的实际控制。售后回购、代销等特殊交易需额外评估控制权归属。
- 可靠计量要求:收入和成本需能合理量化。合同价款不公允时需按公允价值调整,递延收款需考虑融资成分并摊销差额。
- 经济利益流入可能性:需评估客户偿付能力,若货款回收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如客户财务困难),则不得确认收入。
- 时段法确认的特殊情形:长期履约合同(如建筑、定制开发)满足“客户同步消耗”“控制在建商品”或“不可替代用途+分段收款”任一条件时,可按履约进度分期确认收入。
总结:企业需结合交易实质判断控制权转移时点,避免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特殊交易(如折扣、退货)需按准则调整计量,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反映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