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会计结转的会计分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收入类科目结转
将所有收入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收益
会计分录 :
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
贷:本年利润
二、成本费用类科目结转
将所有成本费用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
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如增值税、附加税费)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
-
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需先计算后结转)
补充说明 :
-
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需单独结转;
-
所得税费用需根据纳税调整后的净利润计算。
三、所得税费用结转
计算并结转所得税费用:
-
借:本年利润
-
贷:所得税费用
四、本年利润结转
根据“本年利润”余额进行分配:
-
盈利情况 (贷方余额):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通常为净利润的1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
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决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
分配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
最终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
亏损情况 (借方余额):
- 无需提取盈余公积,直接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 无需提取盈余公积,直接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利润分配后续处理 :
-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若需分配股利,需先转出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
实际支付股利时: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
-
辅助科目结转 :
-
工会经费(按工资总额2%提取):
$$借:成本或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费用:
$$借:成本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用$$
$$贷:累计折旧/长期待摊费用$$
-
-
结转方法选择 :
-
账结法 :每月月末结转至本年利润,年末再结转至利润分配;
-
表结法 :年末一次性结转,简化月度核算。
-
以上分录需根据具体会计准则和公司业务调整,建议结合财务报表附注和税务要求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