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二轮土地延包细则的核心在于“稳中求进”,通过“八步工作法”规范流程,以“地、利、岗、保”四路径解决人地矛盾,并严守“三不得”原则(不得打乱重分、不得推倒重来、不得回避矛盾),确保1200万农户平稳过渡至30年延包期。
-
延包程序标准化:安徽省首创“八步工作法”,从选举工作小组到完善档案管理,全程公开透明。例如,村民户主会议讨论通过方案后,需公开组织实施并签订合同,确保程序合法合规。
-
人地矛盾创新解决:针对无地少地农户,采用“地、利、岗、保”组合方案:集体机动地优先分配、流转租金补贴30%-50%、提供公益性岗位、社保兜底保障,兼顾公平与效率。
-
特殊情形分类处理:对消亡户土地收归集体、进城落户农民保留承包权(需符合集体成员身份)、外嫁女权益明确保护等六类共性问题,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避免“一刀切”。
-
确权成果为基础:以二轮承包合同和确权登记数据为延包依据,严禁打破集体土地所有权界限,确保“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延续,减少纠纷风险。
-
整省试点高效推进:通过四级联动培训、专项经费保障和半月调度机制,2024年到期农户签约率超95%,2025年将覆盖剩余80余县市,为全国提供“安徽样本”。
提示:延包政策需结合农户实际需求灵活落地,建议关注地方细则动态,确保权益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