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款结算协议书是双方在合作项目中明确剩余款项支付条件、时间及争议解决方式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件,核心作用在于保障资金安全、避免纠纷,并通过条款细化(如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确保权益可执行。
-
基本结构与关键条款
协议需包含双方基本信息、项目概述、余款金额及支付节点(如分期或一次性支付)、结算方式(电汇/支票等)、发票开具要求等。争议解决条款(协商/仲裁/诉讼)和违约责任(滞纳金比例)是避免纠纷的重点。 -
法律效力与风险防范
协议需符合《民法典》合同编规定,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明确约定款项支付前提(如验收合格)和凭证留存要求,可降低履约风险。若涉及跨境结算,需注明货币种类及汇率标准。 -
常见应用场景
工程承包、商品贸易、服务外包等领域高频使用,尤其适用于长期合作或分阶段付款项目。例如,工程尾款常在竣工验收后按协议比例支付,需与主合同条款保持一致。
签订前建议审查条款完整性,必要时咨询法律人士,确保协议可操作且无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