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借款的账务处理是企业通过“长期借款”科目核算借入、计息及偿还的全过程,核心包括本金确认、利息资本化或费用化区分、以及到期本息归还。关键亮点在于: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严格划分、资产负债表日的摊余成本调整。
-
借款初始确认:企业收到长期借款时,按实际到账金额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长期借款——本金”,差额计入“利息调整”科目。例如,借入500万元时:借记银行存款500万,贷记长期借款500万。
-
利息处理:
- 资本化: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借款利息,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计入“在建工程”或“研发支出”。例如,厂房建设期间的年利息30万借记在建工程,贷记应付利息。
- 费用化:经营期间或资产完工后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复利计算需按实际利率法摊销利息调整。
-
本息偿还:到期归还本金时借记“长期借款”,贷记“银行存款”;利息支付借记“应付利息”。若提前还款,需处理罚息(借记财务费用)。
-
特殊情形:
- 债务重组:比照应付账款规则处理。
- 关联方借款:需注意债资比限制(非金融企业2:1),超限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提示:企业需严格区分借款用途,确保利息分摊合规;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时可采用简化处理。定期复核摊余成本,避免财务报表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