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证拆迁可以获得补偿,这是我国法律明确保障的农民合法权益。补偿形式包括货币补偿、房屋置换或两者结合,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根据《土地管理法》制定,需重点关注确权证明、补偿方案公示和异议申诉渠道三大环节。
-
补偿法律依据
宅基地使用权受《土地管理法》保护,拆迁必须遵循“先补偿后搬迁”原则。补偿范围涵盖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附着物补偿等。若宅基地已确权颁证,补偿权益更明确;未确权需通过村集体证明权属。 -
补偿计算方式
- 货币补偿:按宅基地面积×区位补偿单价+房屋重置价。例如,某地补偿标准为宅基地2000元/㎡,砖混房屋1200元/㎡。
- 产权置换:常见比例为“1:1”置换安置房,偏远地区可能增加面积补贴。
- 特殊情况:无证但属历史遗留问题的宅基地,需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确权。
-
**关键步骤
- 核对政府发布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重点关注补偿标准、签约期限;
- 对评估结果有异议时,10日内申请复核;
- 协商不成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保留测量记录、评估报告等证据。
提示:各地补偿政策差异较大,建议提前咨询属地自然资源部门或律师,确保材料完整。若遇强拆,立即报警并录像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