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股权的会计分录需根据投资目的、持股比例及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或权益法)确定,核心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银行存款”。若涉及公允价值差异或特殊交易(如分期付款、或有对价),需调整科目如“营业外收入”“商誉”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
成本法下的分录:适用于控制或持股比例较低(通常<20%)的情况。直接按实际支付金额入账:
- 借:长期股权投资
- 贷:银行存款
-
权益法下的分录:适用于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持股比例20%-50%)。需比较购买价与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购买价>份额时:分录同成本法;
- 购买价<份额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
特殊交易处理:
- 同一控制下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入账,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交易对价包含现金、非货币资产等,需按公允价值计量并确认“商誉”;
- 或有对价:如业绩对赌条款,初始按估计值入账,后续调整计入损益。
-
税务影响:若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如公允价值调整),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提示:企业需根据持股意图、控制程度选择会计方法,并确保分录反映交易实质。涉及复杂交易(如反向收购、分期付款)时,建议结合专业评估与税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