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的账务处理主要采用备抵法(推荐)和直接核销法,具体分录如下:
一、备抵法(主流方法)
-
计提坏账准备
期末评估应收账款可回收性,按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会计分录: $$ \text{借: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 \text{贷:坏账准备} $$
(适用于一般企业)
-
发生坏账时
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会计分录: $$ \text{借:坏账准备} \ \text{贷:应收账款等} $$
(适用于一般企业)
-
收回已确认坏账
若坏账后收回,需先撤销坏账处理,再收到款项。
-
撤销坏账: $$ \text{借:应收账款等} \ \text{贷:坏账准备} $$
-
收到款项: $$ \text{借:银行存款} \ \text{贷:应收账款等} $$
(适用于一般企业)
-
二、直接核销法(简化处理)
适用于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直接核销并计入费用。会计分录: $$ \text{借:坏账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 \text{贷:应收账款等} $$
(适用于小企业或特定场景)
三、注意事项
-
税务处理 :坏账损失可税前扣除,需留存相关证明材料(如法院判决、破产清算公告等)。
-
小企业差异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未计提坏账准备时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
-
比例控制 :备抵法中,坏账准备提取比例通常不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多出部分需冲回管理费用。
总结 :备抵法更符合谨慎性原则,能平滑财务报表波动;直接核销法操作简单,但可能影响财务分析准确性。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并确保处理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