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土地确权始于1997年,承包期限为30年,至2027年结束。此次确权明确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原则,并成为后续土地政策延续的基础。
- 确权背景与时间节点:1997年国家启动第二轮土地承包,同步推进确权工作,明确承包关系30年不变。部分地区的实际确权登记延续至1999年完成,但法律效力追溯至1997年。
- 政策延续性:2017年国家在第二轮承包到期前10年启动新一轮确权,将承包经营权直接延至2057年,形成“二轮确权—三轮延包”的无缝衔接。
- 核心规则:确权以1997年承包合同为基础,遵循“大稳定、小调整”原则,除特殊情况外不得重新分配土地,保障农民长期权益。
- 法律保障: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30年承包期,2019年修订后强调“长久不变”,确权证书成为流转、抵押的法律依据。
当前,全国正推进二轮延包工作,原有承包关系自动延续30年,农民无需重新登记即可享有至2057年的经营权。建议农户保管好确权证书,关注地方政策细则,确保权益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