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复工复产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 加强疫情防控 :
-
认真组织疫情排查,加强职工体温监测,发现情况及时处置,确保职工队伍稳定。
-
召开必要会议或组织人员培训,以科室、班组为单位,统筹安排,既要保证质量,也要防止人员过多接触。
-
加强厂区、宿舍、食堂消毒,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职工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 科学规范复工 :
- 制定科学规范的复工复产方案,确保复产工作安全有序实施。
- 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
- 进行安全责任承诺和安全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将员工的精神面貌调整到工作状态。
- 进行安全培训 :
- 针对节后建筑工地(车间)工人流动大、新进员工多等特点,组织一次全面的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应急知识培训,严格新上岗人员、转岗人员的岗前培训,特别是要开展好“开工第一课”。
- 确保返岗人员满足生产需求 :
-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生产、技术、安全负责人在岗带班,安全、工艺、设备、电气仪表等专业骨干要执行24小时值班。
-
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高危工艺和重大危险源岗位现场操作人员全员到岗。
- 确保设备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
-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以及防雷防静电、气体检测报警等安全设施在法定检测有效期内使用。
-
关键设备不带病运行,安全仪表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能够正常投用。
- 确保应急保障体系准备充分 :
-
完善应急预案,配齐配足应急物资,特别是危险作业岗位和关键装置的应急处置措施要落实到位。
-
开展针对性培训和演练,提升岗位操作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自救互救及逃生能力,确保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到位。
- 落实复工复产审批手续 :
- 各生产经营场所要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实际可行的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必须经由项目部(车间)主要负责人审核报上级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未批准不复工复产。
- 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 :
- 研究分析当前生产安全形势,研判生产工艺、施工流程、重点环节等存在的盲区漏洞,明确复工复产批复手续及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增强全体从业人员积极性和安全意识。
- 开展全覆盖安全检查 :
- 扎实开展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切实拧好节后复工“安全阀”。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建议企业严格按照这些规定执行,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