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规定,被骗担任公司监事通常不直接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涉及民事或行政责任,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
刑事责任
若监事未参与公司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且对诈骗行为不知情,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若明知公司违法却未制止,可能被追究连带责任。
-
民事责任
-
一般情况 :若仅因被欺骗注册为监事且未参与公司经营或损害他人利益,通常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
过错情形 :若成为监事后知晓公司违法(如财务造假、债务纠纷等)未采取合理措施,可能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例如对公司债务清偿。
-
-
行政责任
若监事滥用职权或违反《公司法》规定(如利用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救济途径
-
若涉及合同诈骗,可起诉要求赔偿;
-
若被欺诈注册,可向工商部门申请撤销登记。
-
建议 :若发现被骗,应立即咨询律师,收集证据(如合同、邮件等),并配合调查。若涉及刑事责任,主动向司法机关说明情况以争取从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