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核心内容,结合权威性高、时效性强的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核心内容
-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目标、原则、职责及程序,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
职业健康检查与监测
-
定期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
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确保环境符合标准。
-
-
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
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如通风、隔离)降低危害风险;
-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正确使用,定期检查维护。
-
-
职业健康档案管理
为员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记录职业史、检查结果及危害接触情况,便于追踪与管理。
-
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
定期评估工作场所危害因素,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监督实施,降低职业病发病率。
二、配套支持制度
-
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配备急救物资,开展应急演练;
-
教育培训 :开展职业病防治、危害识别等专项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
责任落实 :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及职能部门的职业健康责任,建立考核机制。
三、法律依据与实施保障
-
以《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确保制度合规性;
-
通过工会、安质部等机构协调实施,保障资源投入与监督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