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静脉输液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静脉炎、液体外渗、过敏反应、感染和血栓形成,这些情况可能因操作不当、药物刺激或患者自身因素导致,需及时发现并处理。
-
静脉炎
输液过程中,血管内壁因药物刺激、导管摩擦或细菌感染引发炎症。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疼痛,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硬结。需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外敷药物缓解。 -
液体外渗
高渗性、强酸碱性或血管活性药物渗入皮下组织,导致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坏死。发现外渗后需停止输液,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冷敷、热敷或拮抗剂处理。 -
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对药物或输液器具材质过敏,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轻度过敏需停药并抗过敏治疗,严重者需紧急救治。 -
感染
操作未严格无菌或穿刺部位污染可能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表现为红肿化脓、发热或寒战。需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引流。 -
血栓形成
长期输液或血管损伤可能导致血栓,表现为输液速度变慢、肢体肿胀。需停止输液并评估是否需要抗凝治疗。
为降低并发症风险,输液期间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和患者反应,选择合适血管及输液工具,控制药物浓度和速度。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