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但可能引发发热反应、静脉炎、循环负荷过重等并发症。 通过严格无菌操作、合理控制滴速、选择适宜穿刺部位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而及时识别症状并采取对症处理(如停止输液、物理降温、抗过敏治疗等)是关键。以下是具体预防与处理要点:
-
发热反应
多因致热原污染引起,表现为寒战、高热。预防需确保输液器具无菌、药液质量合格;处理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液,遵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高热者物理降温。 -
静脉炎
长期输注高浓度药物或反复穿刺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预防需定期更换穿刺部位,选择大静脉稀释刺激性药物;处理可外敷硫酸镁或使用抗炎药膏,严重时需拔针。 -
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过快或过量可能引发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预防需严格控制滴速(尤其心肺功能不全者);处理应立即取端坐位、高流量吸氧,并给予利尿剂等。 -
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可导致皮疹、休克。预防需询问过敏史、皮试阴性后用药;处理需立即停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维持呼吸道通畅。 -
空气栓塞
罕见但危险,表现为胸闷、血压骤降。预防需排尽输液管空气;处理应左侧卧位并紧急抢救。
提示:医护人员需全程监测患者反应,遵循“能口服不输液”原则,减少不必要的静脉治疗。患者出现不适需立即告知,避免自行调节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