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处理的PPT内容,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信息:
一、输液反应定义与分类
输液反应指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非治疗效应,常见分类包括:
-
发热反应 :因致热物质、药物污染或输液器问题引发,表现为寒战、发热(38-41℃)、恶心呕吐等。
-
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速度过快导致心肺负担过重,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
-
空气栓塞 :空气进入血管引发,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紫绀、心电图异常等。
-
静脉炎 :药物刺激或感染导致静脉炎症,特征为沿静脉走向的红线、红肿热痛。
-
局部反应 :如针刺痛、皮肤瘙痒、红肿热痛等。
二、常见症状与处理措施
反应类型 | 典型症状 | 处理措施 |
---|---|---|
发热反应 | 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 | 1. 减慢或停止输液 2. 保留剩余液样送检 3. 对症处理(物理降温、抗过敏药) |
循环负荷过重 | 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血压下降 | 1. 立即停止输液 2. 让患者端坐,氧气吸入 3. 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或激素 |
空气栓塞 | 呼吸困难、紫绀、心悸、心电图异常 | 1. 立即停止输液,左侧卧头低足高位 2. 抗生素治疗(如感染) |
静脉炎 | 沿静脉红线红肿热痛,可触及硬结 | 1. 减慢输液速度 2. 局部热敷或冷敷 3. 中药外敷(如意金黄散)或理疗 |
局部反应 | 针刺痛、皮肤瘙痒、小范围红肿 | 1. 重新穿刺或更换部位 2. 局部用药(如糖皮质激素) |
三、预防措施
-
严格药品管理 :检查药液质量、有效期,避免污染。
-
规范操作 :无菌操作原则,避免空气栓塞和药物渗漏。
-
控制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状况调整滴速,发热反应时暂停输液。
-
患者教育 :告知用药注意事项,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四、严重反应处理
-
过敏性休克 :立即停药,注射肾上腺素,监测生命体征。
-
急性肺水肿 :快速输液减压,使用利尿剂,必要时机械通气。
总结
静脉输液反应需通过规范操作、严格管理和患者教育综合预防。护士应熟悉反应识别与处理流程,医疗机构应完善药品监测和质量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