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识是什么意思

识别、知识、见识

关于“识”的含义,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基本字义解析

  1. 动词含义

    • 知道、认得 :如“识人者智,自知者明”中的“识”指识别他人优缺点。

    • 辨别是非 :如“识辨”“识破”等词语。

    • 记住、标志 :如“博闻强识”中的“识”表示记忆能力。

  2. 名词含义

    • 知识 :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如“学识”“常识”。

    • 见识 :对事物判断和理解的能力,强调实践中的运用。

二、核心概念区分

  • :侧重理论知识的积累,如“读万卷书”。

  • :侧重知识的实践应用,如“知易行难”。

  • 知+识 :形成“知识体系”,强调存储量与实践结合。

三、哲学与语境拓展

在佛教等哲学体系中,“识”被赋予更深层次含义:

  • 指人的意识、心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心”“意”等概念相关。

  • 强调通过“了别”(辨别后形成见解)实现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四、总结

“识”是“知”与“行”的桥梁,既包含对知识的获取,更强调知识的运用与实践。其核心在于通过感知、思考和行动形成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本文《知识的识是什么意思》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57966.html

相关推荐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信息加工与人类认知的产物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是知识学领域的基础概念,不同学科和理论从多维度进行划分。以下是综合整理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的定义 知识是经过人类思维加工处理的信息、数据、形象、意念等符号化产物,具有以下特征: 符号化属性 :通过语言、图像、数据等形式表达,便于传递和存储; 思维加工 :包含事实整理、概念抽象、逻辑推理等过程; 社会性 :受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影响

2025-05-08 高考

知识的定义和意思

​​知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形成的系统化认识成果,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技能经验等,具有指导实践的核心价值。​ ​ 知识源于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探索与实践总结。例如,古人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出节气知识,用于农业生产指导,这类经验经过归纳提炼逐渐形成科学理论。知识可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显性知识(如文字、公式)和隐性知识(如技巧、直觉)

2025-05-08 高考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通过积累、传播和应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 1. 知识积累是进步的基础 知识的积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从历史的角度看,每一次科技的突破、文化的繁荣,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例如,古埃及的数学和天文学知识推动了农业和建筑的发展,而近现代的科学研究则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2. 知识传播促进社会共享 知识的传播是实现社会共享的重要途径。教育体系的建立、互联网的普及

2025-05-08 高考

专业知识的定义

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是指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通过长期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形成的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其核心特征和要素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专业知识是相对于普通知识而言的,具有明确的专业领域和边界,例如医学、法律、工程等。它不仅包含理论知识,还涉及实践技能、操作规范及行业惯例。 二、核心特征 系统性 专业知识通常以理论框架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理论

2025-05-08 高考

知识的含义及实质

​​知识的实质是人类对物质与精神世界探索的验证性成果,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用性、动态性和结构性​ ​。从柏拉图的三元定义(被验证、正确、被相信)到现代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分类,知识始终是连接认知与行动的桥梁,既包含静态的事实描述,也蕴含动态的创造过程。 ​​知识的验证性与实用性​ ​ 知识区别于普通信息的关键在于其经过实践或逻辑的验证,并能指导行动。例如,“下雨要打伞”这一常识

2025-05-08 高考

信息知识的定义

信息知识是指‌经过系统化整理、具有实用价值 ‌并能‌指导决策或行动 ‌的认知内容,其核心特点是‌准确性、结构化和可传播性 ‌。它不同于原始数据或简单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后的产物。 ‌准确性 ‌:信息知识必须基于可靠来源和验证过程,确保内容真实无误。错误或未经核实的信息无法构成有效知识。 ‌结构化 ‌:知识需要以逻辑清晰的方式组织,比如分类、归纳或建立关联,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2025-05-08 高考

知识图谱的基本概念

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是一种以结构化形式组织和表示知识的系统,通过实体、关系及其属性构建语义网络,核心价值在于 提升信息检索效率**、支持智能推理 ,并广泛应用于搜索引擎、推荐系统等领域。** 核心组成 知识图谱由实体 (如“北京”)、关系 (如“首都”)和属性 (如“人口”)构成,通过三元组(实体-关系-实体)形成网状结构。例如“中国-首都-北京”即是一个典型的三元组

2025-05-08 高考

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

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涵盖数与代数、几何、分析、概率与统计等核心领域,具体如下: 一、数与代数 数的分类 自然数(0,1,2,3…)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有理数(分数、整数) 实数(有理数+无理数) 复数(实数+虚数) 运算与表达式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代数表达式:由数、变量及运算符组成 方程与不等式:求解未知数的等式或不等式 二、几何 平面几何 点、线、面、角、三角形

2025-05-08 高考

知识的真正含义

​​知识的真正含义​ ​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成果,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生活技能等领域,其核心特征为系统性、实践性、动态更新性及价值导向性,不仅驱动个人成长,更推动社会进步。 ​​1. 知识的系统性与实践性​ ​ 知识通过观察、归纳、推理形成,如早期人类总结季节规律指导农业。现代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如物理、化学)、社会科学(如经济学、历史学)及生活常识(如烹饪技巧)

2025-05-08 高考

知识的概念解释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系统化认知,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经验、事实和逻辑的整合形成可复用的智慧资产。​ ​ 它不仅包含静态信息(如数据、理论),更强调动态应用(如技能、决策框架),且需满足​​真实性、结构化、可验证性​ ​三大特征。以下从多维度解析其本质: ​​认知维度​ ​ 知识源于信息加工,通过感知、学习、推理将碎片化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模式。例如

2025-05-08 高考

初中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基础,包括整数、分数及其运算规则,掌握其分类、性质和四则运算法则是解决代数问题的关键。​ ​ 有理数的学习需重点理解​​符号规则​ ​、​​绝对值比较​ ​和​​运算优先级​ ​,同时通过数轴直观化抽象概念,为后续实数、方程等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定义与分类​ ​ 有理数可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 q p ​ , q  = 0 ),分为​​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2025-05-08 高考

什么知识和什么知识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可编码、易传播的(如书本内容),隐性知识则依赖个人经验难以言传(如手艺技巧)。两者互补共存,共同构成人类认知体系。 ‌显性知识的特点 ‌ ‌结构化表达 ‌:通过文字、公式或图表系统化呈现,例如数学定理或操作手册。 ‌快速传播 ‌:借助书籍、网络等媒介广泛共享,适合标准化学习。 ‌局限性 ‌:无法覆盖所有场景,比如人际沟通的灵活应变需结合实践。

2025-05-08 高考

各项知识搭配正确吗

​​正确的知识搭配至关重要,它能让知识体系更系统、能力培养更全面、个人发展更顺利。其关键在于知识的整体性、协调性、层次性、动态性以及能力与知识的匹配。​ ​ 知识搭配首先需要注重​​整体性​ ​,比如构建知识体系时,将不同领域知识有序整合,像思维导图梳理各学科关联,形成有机网络,避免知识碎片化。​​协调性​ ​同样关键,主导知识与相关知识要主次分明,例如专业技能学习中

2025-05-08 高考

国际知识的定义是什么

国际知识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共享和应用的系统性知识,涵盖不同国家、文化和学科领域的智慧结晶。它不仅包括学术理论、科学技术,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知识的全球化和跨文化特性。 1. 国际知识的来源与特点 国际知识来源于全球各地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积累,具有多样性和跨文化性。 它强调知识的全球共享性,通过跨国界的传播和交流,促进各国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2. 国际知识的应用领域

2025-05-08 高考

增加水平搭配正确吗

不正确 “增加水平”这一搭配在汉语中是不正确的。根据语言习惯和词语搭配规则,以下是具体分析: 词语搭配不当 “水平”作为名词时,通常与表示程度提升的动词搭配,如“提高水平”“提升水平”“增强水平”等,而“增加”更强调数量上的增多,与“水平”搭配不当。 正确表达方式 提高水平 :最标准的搭配,强调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扩展水平 :适用于描述知识面或视野的拓宽。 例句参考

2025-05-08 高考

提升知识搭配对吗

“提升知识搭配”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的概念,它包括知识的整合、应用、管理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提升知识搭配”的详细解析: 提升知识搭配的意义 增强个人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知识搭配,个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从而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促进跨学科思考 :知识搭配鼓励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有助于拓宽思维边界,解决复杂问题。 提高学习效率 :合理的知识搭配可以帮助个人更高效地获取、整理和应用知识。

2025-05-08 高考

什么知识搭配词语

关于“什么知识”搭配词语的问题,综合多个来源的信息,可以总结出以下常见搭配及适用场景: 一、常见搭配词语 渊博的知识 形容知识广博精深,如“老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有一颗和我们相通的心”。 丰富的知识 强调知识种类多、数量大,如“他通过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广博的知识 侧重知识覆盖面广,如“他涉猎哲学、历史、科学等多领域广博的知识”。 高深的知识 表示知识深奥难懂

2025-05-08 高考

知识的什么搭配

‌知识的有效搭配关键在于“深度与广度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补”、“跨学科融合” ‌。合理的知识组合能提升学习效率、激发创造力,并解决复杂问题。以下是具体搭配方式: ‌深度与广度结合 ‌ 深耕某一领域(如编程)建立专业壁垒,同时拓展关联领域(如产品设计、心理学)拓宽视野。 例如,程序员学习用户心理学可优化产品体验,形成“技术+需求洞察”的双重优势。 ‌理论与实践互补 ‌

2025-05-08 高考

知识与什么搭配

​​知识与"获取、传授、扩展"类动词搭配最符合语言习惯,如gain、acquire、impart等,同时需注意避免生硬组合​ ​ 知识常与表示"获取"的动词搭配,例如​​gain knowledge(获取知识)​ ​、​​acquire knowledge(习得知识)​ ​和​​obtain knowledge(获得知识)​ ​,这类组合强调通过学习或实践积累认知。在教育场景中,​​impart

2025-05-08 高考

学识水平怎么形容

形容学识水平高可参考以下成语及表达方式,分点说明如下: 一、核心成语 博古通今 指对古代和现代知识均有深刻理解,知识广博且贯通古今。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且具备多方面才能,适用于学术与实践领域。 博大精深 学识广博且思想深邃,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性与高度。 才贯二酉 源自传说中藏书丰富的二酉山,现多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二、补充表达 学富五车 :形容藏书丰富,学识渊博。 饱学之士

2025-05-08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