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
财务负责人的常见称谓及特点如下:
一、主要称谓
-
总会计师
-
适用于老国企和事业单位,是学习苏联企业管理模式时借鉴“三总师制度”设立的岗位,现属经营班子成员,享受行政副职待遇。
-
需具备会计师资格,拥有丰富的会计及管理经验,曾为新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
-
财务总监
-
为现代企业主流称谓,源自台湾,融合日本管理理念,属于经营班子成员,通常负责财务战略规划与风险管理。
-
需具备CFO资质(首席财务官),熟悉国际财务规范,参与重大经营决策。
-
-
财务经理/财务总经理
- 常见于中小规模民营企业,但该称谓存在模糊性:加“部”字为“财务部总经理”明确指向部门负责人,未加字则可能被误认为仅负责财务机构运营。
二、其他相关称谓
- 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 :国际通用称谓,强调财务管理的战略职能,与财务总监职责高度重合。
三、岗位核心要求
-
必须持有会计师资格证书;
-
具备5年以上会计工作经验及丰富的财务管理实践;
-
熟悉国家财务法规及税收政策;
-
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与重大决策制定。
四、总结
财务负责人岗位因企业规模和管理模式不同,主要分为总会计师(传统企业)和财务总监(现代企业)两种模式。总会计师侧重财务核算与合规性,财务总监则更强调战略财务规划与资源整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