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被别人拿走拆开又送回属于违法行为,涉及侵犯隐私权和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关键点包括: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盗窃或侵占罪,拆封行为侵犯收件人隐私权,送回并不能免除法律责任。
-
法律定性
未经允许拆阅他人快递属于侵犯通信自由和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第1033条,私自拆封他人信件或物品需承担民事责任。若快递内财物被取出,可能涉嫌盗窃罪(《刑法》第264条)或侵占罪(《刑法》第270条),即使事后归还,仍可能被追究责任。 -
隐私权风险
快递面单包含收件人姓名、电话、地址等敏感信息,拆封者可能窃取个人信息用于诈骗或其他非法用途。即使物品未被拿走,信息泄露仍可能导致后续安全风险。 -
**方式
- 立即报警并保留证据(如拆封痕迹、监控录像)。
- 联系快递公司追责,要求其配合调查并赔偿损失。
- 若信息泄露,可向网信部门举报或提起民事诉讼索赔。
-
预防建议
- 选择代收点或智能快递柜,避免包裹滞留无人看管区域。
- 收到异常通知(如“已签收但未收到”)第一时间核实。
- 贵重物品建议保价并录制开箱视频作为凭证。
遇到此类情况务必严肃处理,及时报警并固定证据。切勿因物品被送回而放弃追责,纵容违法行为可能助长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