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已经过了试用期。以下是详细的法律依据和可能的法律后果。
试用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 法律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 实际操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已经过了试用期。
超过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法律规定
-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具体案例
- 案例一:王某入职某单位,签订了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4个月,试用期月工资3200元,试用期过后工资4000元。王某工作8个月后,得知他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限,于是要求单位支付赔偿金。最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令单位支付8000元赔偿金。
- 案例二:某公司与B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为:合同期限不到一年,试用期工资8000,转正后工资10000,试用期4个月。依据法律规定,A公司对B员工超期约定试用期3个月。对此,A公司需要支付B员工超期约定试用期赔偿金:10000 * 3=30000元,并补发B员工超期约定试用期工资差额3 * 2000=6000元。
**途径
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进行改正。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举报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和赔偿金。
过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已经过了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这一法律义务,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后果。劳动者可以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试用期最长可以约定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的最长约定期限如下:
- 对于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 对于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 对于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因此,试用期最长可以约定为六个月,但仅适用于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工资最低标准是多少?
试用期工资的最低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具体如下:
-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试用期工资应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水平。
-
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该约定工资的80%。
-
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试用期工资还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因此,试用期工资的最低标准是上述三个条件中的最高值。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明确试用期工资的标准,以保障自身权益。如果用人单位支付的试用期工资低于法定最低标准,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满后自动转正吗?
试用期满后,员工通常会自动转为正式员工,但具体情况还需考虑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试用期是劳动合同的一部分,用于双方相互了解和适应。试用期满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出异议或解除劳动合同,继续用工则视为员工已通过试用期考核,自动转为正式员工。
然而,有些公司可能要求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后办理正式的转正手续,如填写转正申请表或进行评估等。因此,建议员工在试用期结束后关注公司的通知,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关手续,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