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共包含 11个 ,具体如下:
-
数感
指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概念的直观感知与理解,包括数位意义、估算能力等。
-
量感
涉及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量的感知与度量,强调单位换算与实际应用。
-
符号意识
理解并运用符号(如数字、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支持抽象思维与推理。
-
运算能力
包括四则运算及混合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运算规律及灵活运用。
-
几何直观
通过图形描述与分析问题,利用图形化思维简化复杂问题,辅助预测结果。
-
空间观念
抽象几何图形,理解物体特征与空间位置关系,支持空间想象与实际应用。
-
推理意识
包含合情推理(归纳、类比)与演绎推理,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与结论验证意识。
-
数据意识
感知数据特征,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数据驱动的决策意识。
-
模型意识
运用数学模型描述现实问题,通过建立、求解与验证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
应用意识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
创新意识
鼓励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培养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说明 :不同来源对核心素养的表述略有差异,但上述11项为2022版新课标的官方核心素养框架。后续版本(如2024年)可能对部分素养进行了整合或调整,建议以最新官方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