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标首次系统提出小学阶段11个核心素养表现,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等关键能力,旨在通过结构化教学培养孩子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综合素养。
-
数感与量感奠基基础
数感强调对数量、运算的直观感悟,如快速估算结果;量感则关注对长度、时间等属性的感性认知,例如理解“1千米”的实际距离。两者共同构建数学与现实连接的桥梁。 -
符号意识与运算能力驱动逻辑思维
符号意识要求孩子用数学符号表达规律,如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运算能力则注重算法与算理结合,如通过分苹果理解除法本质,避免机械计算。 -
几何直观与空间观念强化图形认知
几何直观鼓励用图形分析问题,如用线段图解决应用题;空间观念培养三维想象能力,如根据视图还原立体图形,为中学几何学习铺垫。 -
推理意识与数据意识培养科学思维
推理意识涵盖合情推理(如归纳规律)和演绎推理(如证明结论);数据意识引导从数据中发现趋势,例如统计班级身高分布并分析原因。 -
模型意识与应用意识解决实际问题
模型意识强调建立数学模型,如用方程表示行程问题;应用意识鼓励用数学方法解释现象,如计算购物折扣,体现“学以致用”。 -
创新意识激发探索精神
通过开放性问题(如设计校园平面图)培养多角度思考能力,鼓励孩子提出新颖解法,避免思维固化。
核心素养的落地需家校协同:教师应设计生活化情境教学,家长可通过游戏(如测量家具)帮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共同夯实数学基础。